体育明星

  • Home
  • 温瑞博输给雨果不只是年轻,技术方面尚有明显缺陷,但未来或可成为明星球员

温瑞博输给雨果不只是年轻,技术方面尚有明显缺陷,但未来或可成为明星球员

8月21日,欧洲大满贯瑞典站1/8决赛温瑞博和雨果的比赛,第四局8-2拥有巨大优势,并且10-5拿到五个局点,最终却丢掉,以1-3出局。

这样的输球不仅18岁的温瑞博难以接受,非常痛苦,也直接把场外志强指导气够呛。头摇得像拨浪鼓:这球不能这么输啊,太窝囊。

因为最近忙别的事儿,没怎么看直播,今儿早上特意去看了回放。发现输球的原因吧,除了小温年轻、经验不足、对手也是老油条外,从技术角度来说,小温还是有短板和缺陷的。

第一次认真的看小温的比赛,首先感觉这小伙子身材和颜值相当了得。查了一下资料,身高186,和王励勤一样了,肌肉也很结实。打球的动作幅度却还是很紧凑的,除了偶尔需要拔一下略微散一些,重心下压一直保持得很好。击球很有节奏感,力量也很可以。

和雨果这样的力量猛人中远台对拉对轰并不太下风,惊艳度拉满了,这当然是很让人惊喜。

说到缺陷,主要还是在防守加转弧圈上。

也就是说:小温同学,防不住雨果的加转弧圈。

我没有去统计四局下来,小温到底在这个环节丢了多少分,但每一局里面至少得有2-3分左右吧。小温通常是用反手来回击雨果的加转弧圈,10个里面成功率可能只有1个,最多1.5个。通常是发力反撕(反甩)直接出界。

这样的场景,很像业余赛场。业余最怕旋转,有人遇到拉加转的根本就不会打,一触击飞,实在是耐不住了,抡起来砸、扣,但是还是飞出界。因此,业余赛场上会拉加转制造强烈上旋的人很吃香。

但对于职业选手来讲,逼迫对手拉加转却是一种战术。因为职业选手将对手的加转视为送分,直接就反拉了,要么一击得分,要么就是开始相持比拼相持功力。

顶级选手很少直接吃对方的加转,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制造。你看马龙和樊振东这个级别的,啥时候能吃对手那么多加转弧圈?要说加转旋转之强,波尔绝对是排在历史前三的,但在马龙、樊振东这里根本就不起作用,我们看到往往只是那么轻描淡写的反手贴一下,就行了,马上转守为攻。

OETY欧亿体育官网

所以说,温瑞博这方面还是有欠缺的,这也让他在后程感觉没有底气和信心。

另外,在接发球拧拉环节,对来球的旋转判断也不太准确,对转不转发球中不太转的球,处理得不好,往往是会直接出界。

后程很多球都是直接回雨果的反手,让雨果很舒服地使用反手回击。这一点也有点像业余选手,明明提醒自己多回对方正手或者中间,但是打起来以后根本控制不住啊。习惯性地给对手反手线路。

因为年轻,因为对手是国外名将,温瑞博的心态当然也有问题。包括10-5时打得确实保守。估计那会儿心跳加快,上头了,控制不住自己的大脑和手。

志强教练在10-7果断叫停是很好的时机,不断地鼓励和要求小温同学,“不能等,不能保,他也没有好的机会,你不能等对方失误,要主动,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。”

然而,还是有着技术上的缺陷,雨果执行坚决,所以最终小温还是败下阵来。

多练练如何防守加转弧圈吧。反手反撕压不住旋转,也没有看到有正手的侧身反拉,拧拉对不转球的判断和回击,也要好好练啊。

总的来说,非常喜欢看小温同学的比赛,观赏性很高,假以时日,或可成为明星球员。

温瑞博输给雨果不只是年轻,技术方面尚有明显缺陷,但未来或可成为明星球员

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丨8月22日中国队赛程18:00 T1 孙颖莎🇨🇳VS伊藤美诚🇯🇵19:30 T1 陈熠🇨🇳VS莎宾·温特🇩🇪19:30 T2 黄友政/林诗栋🇨🇳VS郭勇/冯耀恩🇸🇬21:00 T1 孙颖莎/王曼昱🇨🇳VS金娜英/柳汉娜🇰🇷0:00(+1) T1 林诗栋🇨🇳VS邱党🇩🇪0:45(+1) T1 石洵瑶🇨🇳VS大藤沙月🇯🇵2:15(+1) T1 王曼昱🇨🇳VS桥本帆乃香🇯🇵3:00(+1) T1 林诗栋/蒯曼🇨🇳VS林钟勋/申裕斌🇰🇷

发表评论